武汉厂房通风系统厂家谈厂房通风系统的设计要点有哪些?
厂房通风系统的设计需综合考虑生产工艺、环境条件、人员健康及能效要求,其核心要点涵盖通风方式选择、风量计算、气流组织优化、设备选型与布局、防爆与安全设计以及智能化控制等方面。以下是具体设计要点:
一、通风方式选择
根据厂房特点选择合适的通风方式,平衡能效与成本:
自然通风
适用场景:气候温和、污染较轻、对温湿度控制要求不高的厂房(如轻工业车间)。
设计要点:
利用风压(建筑朝向、开口位置)和热压(室内外温差)形成空气流动。
设置通风天窗、侧窗或屋顶通风器,确保进风口与排风口高差足够(通常≥建筑高度1/2)。
结合建筑布局,避免遮挡物影响气流路径。
机械通风
适用场景:高温、高湿、污染严重或需精确控制环境的厂房(如化工、电子车间)。
设计要点:
全面通风:通过风机强制送风和排风,稀释污染物浓度。
局部通风:针对污染源(如焊接工位、喷漆房)设置局部排风罩,直接捕获污染物。
混合通风:结合自然与机械通风,例如夜间利用自然通风降温,白天启动机械通风维持环境。
二、风量计算与平衡
精确计算风量是系统设计的核心,需满足以下要求:
新风量标准
人员需求:按每人30-50m³/h计算(如办公室取30m³/h,重体力劳动车间取50m³/h)。
工艺需求:排除设备散热、化学反应产生的余热或废气(如某化工车间需每小时排除10000m³有毒气体)。
稀释污染:根据污染物浓度限值反推所需新风量(如CO浓度需控制在30mg/m³以下)。
排风量匹配
排风量应略大于新风量(通常多5%-10%),以维持室内负压,防止污染物外泄。
局部排风需根据罩口风速设计(如焊接烟尘排风罩风速≥0.5m/s)。
热平衡计算
结合厂房热负荷(设备散热、人员散热、太阳辐射)计算所需冷量或热量,确定空调或通风设备容量。
三、气流组织优化
合理设计气流路径,避免短路或死角:
送风与排风布局
送风口:优先布置在人员活动区或污染源侧下方,避免直吹人体。
排风口:位于污染源上方或高温区域,利用热浮力加速污染物排出。
气流方向:从清洁区流向污染区,例如电子车间采用上送下回方式,避免灰尘沉积。
避免气流短路
送风口与排风口保持足够距离(通常≥3倍风管直径),防止新风未充分混合即被排出。
在高大厂房中,采用分层通风(如仅对人员活动层送风),减少能耗。
四、设备选型与布局
风机选型
根据系统阻力(风管长度、弯头数量)和风量选择风机型号,确保工作点位于风机高效区。
优先选用低噪音、高效节能的风机(如后倾式离心风机),并配备变频器以适应负荷变化。
过滤器选择
初效过滤器:拦截大颗粒物(如灰尘、纤维),保护后续设备。
中效/高效过滤器:用于洁净车间(如ISO Class 7级需配备F8级中效过滤器)。
活性炭过滤器:吸附有机废气(如喷漆车间VOCs处理)。
风管设计
材质:根据介质选择(如腐蚀性气体用玻璃钢风管,洁净车间用不锈钢风管)。
尺寸:通过流速计算确定(支管流速≤8m/s,主管流速≤12m/s),减少压降。
保温:冷冻水管道需保温(如50mm厚橡塑保温),防止冷量损失。
五、防爆与安全设计
在易燃易爆环境中,需采取以下措施:
防爆设备
选用防爆风机、防爆电机及防爆灯具,材质需为不燃或难燃(如铝合金外壳)。
电气线路穿金属管保护,并设置漏电保护装置。
通风系统独立性
爆炸危险区域通风系统独立设置,避免与其他区域共用风管。
排风口远离进风口,且高度≥屋顶1.5m,防止可燃气体积聚。
事故通风
设置应急排风系统,事故时手动或自动启动,排风量≥12次/h换气次数。
配备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,联动关闭进风阀门。
六、智能化控制
传感器与监测
布置温湿度、CO₂、PM2.5、VOCs等传感器,实时监测环境参数。
在关键区域(如仓库、实验室)设置差压传感器,防止交叉污染。
自动化调节
根据传感器数据自动调整风机转速、风阀开度及空调运行模式。
例如,电子车间通过DDC系统维持温湿度在±1℃、±5%RH范围内。
远程管理与节能
集成至BMS(楼宇管理系统),实现远程监控、故障预警及能耗分析。
利用AI算法优化运行策略,如根据生产计划预冷/预热厂房,减少峰值负荷。
七、维护与可扩展性
易维护性
设备布局预留检修空间,风管设置清扫口,过滤器便于更换。
采用模块化设计,如组合式空调机组可分段拆卸维修。
可扩展性
预留风管接口和电力容量,适应未来产能扩张或工艺变更。
例如,汽车涂装车间初期按单班生产设计,预留双班生产时的通风设备安装位置。
以上是有关武汉厂房通风系统厂家分享的有关法兰的相关知识,如有问题可以致电武汉志诚鑫盛风管加工厂!